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二百一十三章

修葺云庐

"时空裂隙!"林夏喊道,声音在虚无中产生奇异的回响,"我们被拉进了时空夹层!"

沈墨本能地揽住她的腰,轩辕剑在另一手中绽放金光,形成一个小型保护罩。林夏也握住昆仑镜,镜光与剑光交融,稳定了周围的空间。

"看那里!"沈墨指向不远处。

一颗特别明亮的"星辰"中,显现着他们熟悉的画面——终南山云庐,而且是从外部视角看到的全景。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,画面中隐约有两个身影在院内活动!

"那是...我们?"林夏声音发颤。

没等他们细看,另一颗"星辰"吸引了两人的注意。画面中是那位白发守山人,正站在鹰嘴崖上,仰头望着星空——确切地说,是望着此刻身处星空的他们!老人微微一笑,拂尘轻扫,做了个"请随我来"的手势。

"他能看见我们?!"沈墨震惊道。

守山人转身走向崖边,身影突然分裂成十二个,分别走向不同方向。每个"他"都进入了一颗不同的"星辰",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时空场景:汉朝长安、唐朝洛阳、宋朝汴京...

最中间的那个守山人回头看了一眼,口型清晰地说了三个字:"跟紧我。"

随即纵身跃入最大的那颗星辰。

林夏和沈墨来不及思考,本能地紧随其后。昆仑镜与轩辕剑的光芒交织成一条光路,指引他们穿过星海,冲向那颗星辰。

穿越的瞬间,刺目的白光淹没了一切知觉...

青草的气息。

这是林夏恢复意识后第一个感知到的。她睁开眼,看见一片湛蓝的天空,几朵白云悠闲飘过。身下是柔软的草地,野花点缀其间。

"沈墨!"她猛地坐起,四下张望。

"在这。"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
沈墨靠在一棵古松旁,正检查轩辕剑的状况。见她醒来,立刻上前扶住她的肩膀:"没事吧?"

林夏摇头,这才发现他们身处一座陌生的山顶。远处群山起伏,云海翻腾。山风送来阵阵钟声,似有寺庙在不远处。

"这是哪里?什么年代?"她下意识摸向腰间的昆仑镜,幸好还在。

沈墨帮她站起身:"不确定。但看植被和气候,应该还在终南山系,时间就..."

他的话戛然而止。二人同时瞪大眼睛——山路上走来一个小道童,不过十来岁年纪,穿着粗布道袍,手提水桶。令人震惊的是,那张稚嫩的脸庞,分明是年轻了数十岁的守山人!

小道童看见他们,惊得水桶落地,清水洒了一地:"你...你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?!"

林夏和沈墨不知如何作答。小道童却突然想起什么,转身就跑,边跑边喊:"师父!师父!天外来客到了!和您预言的一样!"

二人面面相觑,决定跟上小道童。绕过一片松林,眼前出现一座简朴的道观,比他们在时空裂隙中见到的小许多,但建筑风格一脉相承。门楣上挂着一块新匾:"观时草堂"。

一位白眉老道站在院中,见他们到来,含笑行礼:"二位终于来了。老道已等候多时。"

"您是...守山人?"林夏试探地问。

老道笑而不答,引他们入内。堂内陈设简单,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着的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——画中正是昆仑镜与轩辕剑交叉的图案!

"这是..."沈墨上前细看,发现画作落款时间是"天宝三载"。

唐朝!

林夏倒吸一口冷气。他们不仅穿越了空间,还穿越了时间!现在是唐玄宗天宝年间,安史之乱前的盛世。

老道示意他们坐下,小道童奉上清茶。茶香袅袅中,老道开口:"老道俗姓李,因痴迷时空之道,自号'观时子'。三十年前夜观星象,见异星入命宫,便知今日之会。"

林夏的昆仑镜突然发出微光,镜面显示出奇怪的画面——眼前的老道站在终南山巅,手持一面青铜镜,正是他们在"观时守"道观见到的那面巨镜的缩小版!

"您就是'观时守'道观的建造者!"她恍然大悟。

老道含笑点头:"不错。老道穷尽一生研究时空奥秘,建造那座道观作为实验之所。临死前预见到千年后会有持镜携剑者来访,故留下种种布置。"

沈墨握紧轩辕剑:"所以您指引我们来此,是为了..."

"完成时空闭环。"老道目光炯炯,"你们所见到的'观时守'道观,其实是老道根据未来你们的描述而建造的。没有你们的到来,就没有道观的存在;而没有道观,你们也无法获得时空知识。此乃互为因果也。"

林夏脑中轰然作响。这就是时空旅行的悖论!他们既是因,也是果。

老道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,递给林夏:"此乃老道毕生研究所得《观时经》,赠予二位。他日若回返未来,请将其藏于终南山某处,好让老道年轻时能够发现。"

林夏恭敬接过,竹简入手沉甸甸的,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时光。

谈话间,夕阳西沉。老道忽然起身:"时辰已到。月出之时,东南山谷将有时空裂隙开启,乃二位归返之机。"

他领着二人来到山顶一处平台。满月升起,银光洒遍群山。东南方的山谷中,果然出现了一道微弱的蓝光,如火焰般摇曳。

"临别前,老道有一言相赠。"老道神色肃穆,"时空如网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二位日后若再行穿越之事,务必慎之又慎。"

沈墨抱拳致谢:"谨记教诲。"

老道又看向林夏:"镜主心中有惑,他日自解。记住,有些相遇是命中注定,有些分别是必经之路。"

林夏心头一震,不知此话何意。正要询问,小道童突然喊道:"光要消失了!"

确实,山谷中的蓝光正在减弱。二人来不及多言,匆匆道别后奔向光源。就在蓝光即将消失的刹那,他们携手跃入——

熟悉的天旋地转后,林夏和沈墨重重摔在云庐外的草地上。夜空繁星点点,仿佛从未离开过。

"我们回来了?"沈墨撑起身子,惊讶地发现手中多了一物——那卷《观时经》竟然被带了回来!

林夏的昆仑镜也从怀中滑落,镜面上沾着一片陌生的树叶,叶脉如金线般闪闪发光。这是唐代终南山的叶子,穿越千年的凭证。

二人相视一笑,十指不自觉地交缠在一起。这次冒险只是开始,前方还有更多时空之谜等待探索。但无论如何,至少此刻,他们同在。

终南山的晨雾还未散尽,林夏和沈墨已站在云庐前。篱笆东倒西歪,屋顶茅草稀疏如老人斑秃的头顶,门轴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。经历数次时空穿越后,这座隐居之所已显颓态。

"修一修?"沈墨指尖轻抚门框上的一道裂痕,那是上次轩辕剑失控时留下的。

林夏将昆仑镜放在院中石桌上,镜面映着破败的屋檐:"不仅是修葺,我想重新规划。"她从包里掏出笔记本,上面画着针对房屋的改造草图,"这里加个露台观星,那边辟个药圃,屋后引山泉做个淋浴间..."

沈墨凑近看设计图,下颌无意间蹭过她的发梢。松木混着晨露的气息萦绕在林夏鼻尖,她忽然记起唐代那个雨夜,他也是用这种气息包裹着她。

"这是现代人的智慧。"沈墨指着草图中的太阳能板设计,嘴角扬起,"不过屋架还是得用古法制作,终南山的风雪会掀翻轻飘飘的现代结构。"

三日后,材料陆续运抵终南山脚。沈墨赤膊扛着杉木檩条上山,肌肉线条在阳光下如溪流般起伏。林夏捧着《鲁班经》与现代建筑手册对照,不时用炭笔在木料上做标记。

"这边榫卯要斜角三十度。"她指着图纸某处,抬头却发现沈墨早已按正确角度凿好卯眼,正似笑非笑地看着她。

"汉朝将军也得懂营建。"他抹了把汗,木屑沾在睫毛上像落雪的松针,"漠北扎营时,一个不结实的辕门会要了全军性命。"

林夏伸手替他拂去木屑,指尖触及他晒得发烫的脸颊。沈墨突然抓住她的手腕,两人同时僵住。蝉鸣声忽然变得震耳欲聋。

"有...有蜘蛛。"沈墨松开手,指指她肩头并不存在的生物。

屋顶翻新那天,来了位不速之客。白发老樵夫拄着柴刀在篱笆外张望,惊得忘了放下背上的柴捆。

"这、这是鲁班仙师的手法啊!"老人盯着屋檐下精巧的斗拱结构,混浊的眼中迸发精光,"小老儿活了八十岁,看遍了终南山上的百座道观,没见过这种榫卯!"

沈墨从屋顶翻下,抱拳行礼。老人却突然跪拜:"二位定是山中仙人!求赐个平安符吧!"

林夏忙扶起老人,赠予一包安神的黄精茯苓茶。老人千恩万谢离去后,云庐多了个"半仙居"的别称,山民常在篱笆外放些山货,悄悄祈求神仙保佑。

修缮期间,修炼并未懈怠。每当月升,林夏便在新建的露台上摆弄昆仑镜。经过唐代一行,镜面星图愈发清晰,甚至能显现二十八星宿的运转轨迹。这夜她忽有感悟,咬破指尖在镜缘画了道血符。

镜面顿时大放光明,投射出的星图竟与《观时经》记载的"周天星阵"完全吻合!星光组成立体网络,每个节点都闪烁着不同年代的历史画面。

"沈墨!快来看!"

剑风骤停。沈墨腾空跃上露台,轩辕剑还滴着汗。当他看清星图全貌时,剑身突然自主震颤,发出龙吟般的嗡鸣。

"第七重..."沈墨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的手掌,"剑谱记载的'星轨境'..."

他本能地挥剑演练,剑尖在空中划出银色光痕,与镜中星轨一一对应。最后一式"银河倾"使出时,整个露台被星光淹没,远看如天上星河坠入凡间。

修缮接近尾声时,山雨不期而至。林夏正在屋后挖排水沟,猝不及防被淋得透湿。沈墨冲进雨幕将她拉回屋檐下,半成品屋顶漏雨如注,两人紧贴着躲在唯一干燥的角落。

"冷吗?"沈墨声音沙哑。他体温透过湿衣传来,比篝火更灼热。

林夏摇头,发梢的水珠甩到他颈窝。沈墨喉结滚动,突然解下外袍裹住她:"唐代那晚...我也是这样想的。"

"想什么?"

"想把你裹进怀里。"

雨声吞没了心跳。林夏抬眼看他,发现沈墨睫毛上挂着水珠,在闪电照耀下如星子闪烁。某种比时空更神秘的力量牵引着她向前倾身...

"轰隆!"雷声炸响,两人触电般分开。

雨停后,沈墨连夜补好了屋顶。林夏在厨房熬姜汤,灶火映得脸颊发烫。她不确定那是否全因火焰。

竣工那日恰逢中秋。新云庐白墙青瓦,现代卫浴藏在仿古木柜中,太阳能板巧妙伪装成屋脊装饰。林夏的药圃已冒出嫩芽,沈墨移植的野菊绕篱盛开。

"还差最后一样。"沈墨神秘地眨眨眼,从柴房搬出块青石板,上面刻着两个小人持镜与剑的图案——正是他们在考古照片上见过的样式!

"你什么时候搞得这些..."

"每天凿一点。"沈墨将石板嵌入院墙,"等我们离开这个时代,总会有人发现它。"

月华如水,洗净新修的露台。林夏摆出月饼和自酿的桂花酒,昆仑镜映着圆月,显现出长安城的夜景——唐代的长安,现代西安,两个时空的中秋灯火在镜中重叠。

沈墨忽然从袖中取出一支木簪,簪头雕成缠绕的连理枝:"用终南山的桃木刻的。汉朝时...我就该送你。"

林夏转身让他挽起长发。他的指尖划过后颈时,她想起《观时经》上的话:"情之所钟,正在我辈。"

轩辕剑倚在石桌旁,映着两人依偎的身影。剑身上新浮现的纹路,隐约组成了"长相守"三字。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二百一十三章 修葺云庐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